對于孩子們來說,一個“為什么”就是一次發(fā)現,一次發(fā)現可能就是一次科學探索。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錯過3、4歲這個發(fā)現的年齡,引導孩子們愛上“科學”吧!
這是亮亮最開心的一個圣誕節(jié)!3歲的亮亮和爸爸一起看雪去了。
紛飛的雪花那么美,飄在臉上涼涼的,好舒服。他一直奇怪,雪是怎么來的,他從爸爸那里知道“雪是從天上來的!”“雪有六個花瓣,像花一樣,所以叫雪花。”那天爸爸還和他一起打雪仗、堆雪人,真是太開心了。不過他也有件事情很煩惱,那就是他想把雪花帶回家等媽媽回來,可是雪花回到家很快不見了。爸爸說,雪花在溫暖的地方就會融化,成了水。這些都是為什么?亮亮整整一天都在這樣想著。
其實,“為什么”是很多3、4歲孩子都在想的問題。
原因很簡單:孩子們對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。3、4歲的孩子正好開始了對世界的神奇探索,每一次觸摸、每一個發(fā)現,在我們成人眼里已經熟視無睹的現象,對于孩子卻是那么充滿神秘、充滿了吸引力。
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學家。
3、4歲的孩子在用好奇的眼睛不斷發(fā)現和學習科學。
3、4歲的孩子學科學?很多父母會對此提出疑問,覺得那些科學的道理實在太深奧,孩子們根本沒有辦法掌握。
別忘了,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學家。他們關注自己的生存世界、實踐他們的設想、研究身邊各種體驗和經歷帶來的結果,是他們每天生活的重要內容。
當然,他們還聽不懂那么多深奧的道理,比如,水為什么讓我們的塑料玩具漂起來了?如果你試圖解釋“浮力”的概念,可能耗費一天的時間,也無法讓孩子真正理解。
其實那是我們成人眼里的學科學。對于孩子們來說,他們現在可能還聽不懂為什么天空會出現彩虹、水有液態(tài)、氣態(tài)和固態(tài)三種存在方式,但他們可以發(fā)現雨后的彩虹正掛在天邊,非常美麗,他們知道雪花拿回家里一會兒就變成了水。這些奇妙的事情都很有趣,就夠他們驚奇的了。
專家認為,雖然孩子們對科學的情感可以天然生成,但是他們對科學本身的探究與欲望卻來自于成人的引導與培養(yǎng)。這份對科學的情感不靠灌輸,也不能手把手地教,依靠的是孩子的不斷的、直接的體驗。只有讓孩子們直接與科學現象接觸,獲得獨特的、挑戰(zhàn)性的直接經驗,才能使孩子產生探究的需要。
所以,孩子們開始發(fā)現的時候,正是父母們把握機會,讓孩子不放棄好奇、不放棄探究的最好時機。用最簡單的方式回答孩子的問題,慢慢引導,讓孩子們對科學永遠有興趣。
父母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們保持著想了解“為什么”和不斷發(fā)現的心態(tài),對科學產生深厚的“情感”。這是一個慢慢引導,充滿情趣的過程。
比如,帶孩子觀察雨后地面的變化,他們會發(fā)現平時少見的動物——蚯蚓。好奇心很快會讓孩子對蚯蚓產生濃厚的興趣。父母可以讓孩子觀察有蚯蚓的田地與沒有蚯蚓的田地有什么不一樣。觀察蚯蚓的時候,父母還可以告訴孩子,把蚯蚓砸死是不好的行為,因為蚯蚓對土地是有益的。如果你還想深入,可以試著把蚯蚓切成兩段看有什么現象發(fā)生,引導孩子體會觀察事物的方法。孩子可能會興奮不已,為了觀察蚯蚓,長時間地呆在室外,不怕風吹日曬,這時你還可以表揚他探索未知事物不怕辛苦的毅力和精神。
對于3、4歲的孩子來說,很多科學道理都太難懂了。所以,在回答孩子問題的時候,父母一定要用最簡單的方式。不要用那些非常冗長、嚴謹的科學解釋把孩子嚇著了,比如,如果他問,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,你只需要簡單地告訴他,大自然給了他這種顏色,因為這樣是最漂亮的顏色?;蛘呙繕訓|西都有自己的顏色,天空的顏色就是藍色的。
至于那些深奧的科學道理,會隨著孩子們興趣的增長和知識的豐富逐漸明白的。